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上海宝山区海滨二中 张蕾菁 吴军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
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
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
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
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
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
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
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
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
(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
二 整篇作文
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
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
下列题目供参考:
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2.**江的污染小议
3.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4.也谈敬畏生命
5.析生物链
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上海宝山区海滨二中 张蕾菁 吴军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
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
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
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
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
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
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
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
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总结科技组小小的蝌蚪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变成了可爱的小青蛙。
当我们看到小青蛙们在水池里自由自在的游泳时,当我们看到参与实践活动的孩子们的脸上那份欣喜、自豪的表情时,当我们看到全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在我们的宣传下,对青蛙有了新的认识、保护青蛙的意识增强时,我们感到开展这个活动是有必要的,并且是成功的。我再次翻开活动记录,回想整个活动过程,对“保护青蛙”科学实践活动进行一个总结。
一、选择好的内容是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前提三月初,学校门口有一些小贩在卖蝌蚪,很多孩子都买了,我们科技组的孩子也有人买,他们都高兴的拿来给我看。我看到他们装在塑料小碗和塑料袋里的小蝌蚪,不禁想起我小时候养蝌蚪的失败经历;如果没有人指导、帮助孩子们,会有多少人成功呢?会有多少只蝌蚪能顺利长成青蛙呢?当这些蝌蚪长成小青蛙后,它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于是我们想到:调动学生现阶段的热情,指引他们完成一次有意义的、完整的科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培养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
我们在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中做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准备了解一下我校学生对青蛙的认识以及是否有保护青蛙的意识等。调查结果表明:(见附表)我校学生在答卷时很多问题是凭猜测或直接选择不清楚,对青蛙的了解不深,在所答问卷中也有体现,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开展“保护青蛙”实践活动的决心!我们就决定从指导学生喂养蝌蚪开始,开展这次以“保护青蛙”为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
从整个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选择的这个内容是适合我校学生的。首先,在孩子们的周围能供他们观察的动物很少,除了家养宠物以外,就只有一些小昆虫,青蛙是城市里能够见到的为数很少的野生动物之一。
其次,孩子们对蝌蚪非常感兴趣,他们乐意去饲养它们、研究它们,这正是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最好的起点。再次,青蛙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开展“保护青蛙”的活动,能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体会到动物的生命也是可贵的,应该爱护小动物,产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最后,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动手动脑的习惯正逐步养成;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二、有效的组织是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联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保护青蛙”科学实践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后,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的调整、修改了计划。
之后的实施阶段,我们始终是有组织地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进行。首先从指导学生饲养蝌蚪开始,为了便于分散饲养、集中指导,我们建议每个孩子自己在家里喂几条蝌蚪,在学校实验室的大饲养槽里喂几条。
我们两个科学老师每天轮流组织一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科技兴趣活动的时间去观察蝌蚪。学生一开始都不知道蝌蚪吃什么,我们并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尝试喂各种食物给蝌蚪,通过仔细的观察最后自己弄清楚答案。
有些孩子自己用小鱼缸饲养蝌蚪时,不清楚应该多久换一次水,他们不是太过紧张蝌蚪,一天换几次水,就是因为其他原因忘记换水。对这些情况我们一经发现,都马上进行了正确的指导,让孩子知道要爱护蝌蚪,让他们了解蝌蚪需要的生活环境。
几天以后,当孩子们掌握了饲养蝌蚪的正确方法,并对蝌蚪产生出越来越大的兴趣时,我们开始指导学生写观察报告和观察日记。 一天,几个孩子惊喜的发现:一只个头最大的蝌蚪,在尾巴两侧的地方有两条很细很细的腿露出来了!又过了几天,更多的蝌蚪长出了后腿!孩子们兴奋极了,一有空就跑到实验室来看他们的蝌蚪,大家笑咪咪的看着那些细腿蹬啊蹬的,都说可爱。
等蝌蚪开始长前腿时,我悄悄的把饲养槽里的水倒了些出来,往里面放了几块鹅卵石。几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以后来问我,我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观察。
他们一边观察一边商量着什么,没多久,他们跑来跟我说:我们发现了,长了腿的蝌蚪喜欢爬到鹅卵石上去蹲着,它一定是变成青蛙了!于是我让孩子们回家去查找资料证实自己的猜测,并告诉他们查找资料的多种方法。有些孩子回家问父母,有些孩子把家里的十万个为什么拿出来看,有些孩子利用电脑上网去找答案,他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解决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细腿越长越粗,尾巴越来越短,更多的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孩子们本想多留小青蛙几天,可是由于天气逐渐变热,小青蛙又找不到食物,有几只死了。
孩子们很伤心,我一边安慰他们,一边提醒他们:野生的小动物应该自由自在的在大自然里生活的,我们应该赶紧把青蛙们放到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去了。那么什么地方才是适合青蛙生活的呢?我预先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几个孩子在学校附近做一次调查,我们先发现了一个居民区里的水池,水很深,池水又脏又臭,里面没有植物生长,也看不见有鱼或蝌蚪,显然这里不适合青蛙。
然后我们发现在工会疗养院里。
4.科学调查报告范文 科学调查报告怎么写xxxxxxx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 师 中国•xx 二零零x x月 xxxx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xxxxxxxxxxxxxxxxxxx 课题来源 自拟 学生姓名 xxxxx 专业 x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姓名 xxxxxxx 职称 xxxxxxxxx 研究内容 xxx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 研究计划 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 特色与创新 1、xxxxxxxxxx2、xxxxxxx 指导教师意见 教研室意见 学院意见 主要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xxxxxxx大 学 毕 业 论文(设 计)任 务 书 论文(设计)题目 学 院 名 称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下发任务书日期 2007年3月1日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1.中英文摘要;2.摘要字数不低于300字;3.论文字数不低于6000字;4.参考文献篇数不低于10篇,其中英文不低于2篇;5.按规定的论文格式撰写。
三、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2.方面的论文及资料;3.。4.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资料。
四、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起讫日期 工 作 内 容 备 注2007.3-3.202007.3.21-4.152007.4.15-5.102007.5.10~ 查阅相应资料,知识积累;数据搜集与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完成论文提纲;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目 录 摘要-------------------------------------------------------------------------11引言-----------------------------------------------------------------------12研究地概况--------------------------------------------------------------23方法与步骤--------------------------------------------------------------23.1技术路线-----------------------------------------------------------------23.2收集资料-----------------------------------------------------------------23.3 -------------------------------------------------------23.4 -------------------------------------------------23.5选择数学模型-------------------------------------------------------------34结果与分析------------------------------------------------------------ -44.1数学模型的选择-----------------------------------------------------------44.2关系-------------------------------------------44.3关系---------------------------------------45、讨论--------------------------------------------------------------------5 参考文献-------------------------------------------------------------------5 外文摘要-------------------------------------------------------------- --7 外文关键词------------------------------------------------------------ -7 致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