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请示书步骤:
1、首先表明自己的意图、原因。
2、写清楚支出明细,资金用途和资金数额。
3、总结。
例文:
XXXX年中秋、国庆“两节”即将来临,根据XXXX《关于开展“党在我心中”行动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处拟在中秋国庆前夕,到离退休老职工和生活困难职工家中进行走访慰问,用实际行动向离退休老党员送达党和单位的关怀。
经统计,本次慰问预计有以下支出:
(一)慰问离退休老职工7名,每名慰问金300元,共需慰问金2100元;
(二)慰问生活困难职工5名,每名慰问金300元,共需慰问金1500元。
以上两项共需慰问金3600元,请局领导予以批准
我是参考如下地址的: 内容如下:慰问信是组织、部分群众以及某个人向有关集体、个人表示慰劳、问候、致意的书信。
所谓有关集体或个人,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一类是由于某种原因而遭到暂时困难和严重损失的。慰问信对前者表示慰问,鼓励他们戒骄戒躁,乘胜前进;对后者表示同情和安慰,鼓励他们加倍努力,战胜困难。
慰问信的格式如下: 第一行正中写“慰问信”三个字;如果写成“致慰问信”,那么“慰问信”三个字可移至第二行写在中间。 接着换一行顶格写受慰问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称呼。
写单位要写全称;写个人,要在姓名之后加上称呼如“同志”“先生”“师傅”之类,后边用冒号。 在个人姓名前边,往往还要加上“敬爱的”“尊敬的”“亲爱的”等字样,以表示尊重。
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起写正文。正文的内容,应该先说明写慰问信的原因,或是因为对方在四化建设中取得了成绩,或是因为对方遭到了暂时的困难和挫折。
其次叙述对方的模范事迹或遇到的困难时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并向对方表示慰问。 再次,写一些鼓励和祝愿的话。
接着在正文后面或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此致”,然后在下一行顶格写“节日愉快”“取得更大的成绩”“敬礼”等。 署名要写在另起一行的右半行。
如果写慰问信的单位、个人不止一个,也都要一一写上。日期写在署名的下边,年、月、日都要写上。
写慰问信要注意下面两点: 一 要根据所慰问的不同对象,确定信的内容。对在四化建设中有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侧重于赞颂他们的巨大成绩;对遭到暂时困难的集体和个人,则应侧重于向他们表示关怀和支持。
二 字里行间要洋溢着同志间深厚感情,要充分体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使受慰问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 慰问信的抒情性较强,语言亲切、生动。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
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说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
4.关于工伤在民政局申请慰问金的报告回答如下:
一、工伤鉴定是有标准的,如果你应为鉴定过轻,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如果工伤后导致生活困难,可以向当地民政局申请生活困难补助费,申请的内容写清具体生活困难的情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