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有:(1) 规模猪场建设选好场址。
猪场应建于下风向、易 取水、易排污,与周围建筑有一定距离的地带。建立隔离围 墙,出口、人口应分开;建立健全消毒池、消毒室、化粪池、排污 沟、毁尸坑(或焚烧炉)。
出人口应有大的消毒池,每栋猪舍 门前或门旁应有小的消毒桶(坑)。 (2) 处理好人与畜的关系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离, 并以消毒池室相隔;猪场应谢绝参观,尤其是外来人员不能进 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穿戴好工作服、胶鞋,经 涉水消毒并经消毒室紫外光照射后方可进入;场内不得养猫、养狗,并严禁场内员工在外采购生猪肉。
(3) 猪场的卫生消毒根据猪场的生产管理采取相应的 卫生消毒措施,制定消毒计划,按日、周、月定期对圈栏、设备 用具、场地进行消毒和全场进行彻底消毒;卫生消毒工作必须 落实到人,责任分明;作好消毒药品的保存、发放和使用工作。(4) 制定可行的免疫程序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 方针,根据本地区、本场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染病发生特点,制 定免疫程序;切实搞好疾病的预防注射。
(5) 定期驱虫根据寄生虫病发生特点可定期驱虫,也 可预防性驱虫。常用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双甲脒等来驱除体 内外寄生虫。
猪场的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包括: (1)环境卫生猪场的卫生是疫病防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 一。
粪便等排泄物如果不及时清扫干净,会造成猪舍中氨气、二 氧化碳等含量急剧升高,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猪的健康;夏季炎 热季节,粪、尿等污物会引来大量的蚊蝇等吸血昆虫进人猪场、猪舍,造成某些疫病(如乙型脑炎)的传播。 而且,猪场发生传 染性疾病时,病原体通常经过几便、鼻液、唾液、呼出的空气等 排出到病猪和感染猪的体外,由此而污染环境,使疫情扩散,加 重损失。
因此,管理人员要重视猪场内外的环境卫生。 ①每天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带仔母猪的圈舍每天清洗两次; 猪群转出后,猪栏应彻底清除粪便、污垢,经消毒后再进猪。
②保持猪场排污沟的畅通,每天清理的粪便应及时运出猪 场,粪便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类场的位置应仔细选择,不 得靠近场内建筑。 ③饮水槽、饮水器应定期清洗,饲养用具、桶、车辆、铲等 应保持清洁,各生产猪舍不得混用。
④饲喂通道、饲料仓库、墙壁、窗户应定期清扫。 用高压清 洗器可简化清扫工作并节省时间。
(2)猪场粪污清除方式在国内外养猪生产中,清粪方式一 般有两种: ①干清类方式:即人工将干粪清除,污水经明沟或暗沟排出 猪舍,它的特点是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环境控制投入少, 但是劳动生产率低。 因我国劳动力便宜,水和电力资源缺乏,干 清粪方式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与漏缝地板饲养方式结合应用。
究竟采用哪一种方式更好,要根 据实际条件来确定。 ②自动清粪:即采用清粪设施自动清除粪污,常见的有水 冲、水泡清粪方式和机械清粪方式两种,其特点与干清粪方式相反。
在经济发达国家,养猪生产多采用自动清粪方式。自动清粪 适用于漏粪地板的伺养方式,其中水冲清粪是靠猪把粪便踏下去 落到粪沟里,在粪沟的一端设有翻斗水箱,放满水后自动翻转倒 水,将沟内粪便冲出猪舍。
在我国养猪生产中,这两种自动清粪方式都有应用。 水泡清 粪是在粪沟一端的底部设挡水坎,使沟内总保持一定深度的水 (约15厘米),使落下的粪便浸泡变稀,随着落下的粪便增多, 稀粪被挤入猪舍一端的粪井,定期或不定期清除;或者在粪沟内 设一个活塞,清粪时拔开活塞,稀粪流出猪舍。
这种清粪工艺自 20世纪80年代后引进至今,因其耗水、耗电,舍内潮湿,污水 和稀粪处理设施跟不上,使用效果欠佳。 机械清粪是采用刮粪板 清除粪沟中的类便,虽然减少了用水量、降低了猪舍内的湿度, 但耗电多、牵引钢丝绳使用期限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③零排放生态环保养猪新模式: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 推行零排放生态环保养猪新模式。零排放生态环保养猪新模式又 称生物环保养猪法。
本模式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 在猪舍内建立发酵床并铺设肋〜厘米厚度的谷壳、锯末、秸 秆等农副产品和一定比例的发酵菌种等混合物,猪饲养在上面, 其所排出的粪尿在发酵床上经微生物发酵迅速降解,形成优质有 机肥,从而达到了节能、节水、循环、高效以及无臭味、无污 染、零排放的良好效果。 该模式在生产全过程不用冲洗圈舍,没有冲圈形成的大量污水,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养猪场,真正达到 养猪零排放的目的•,同时利用生物热能提高冬季舍内温度,克服 了冬季寒冷对养猪的不利因素,可以节约大量煤和电。
由于环境 改善,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孳生;过去长期困扰人们的粪 便处理难题得以破解,实现了“零排放”。 采用此模式后,猪舍 通风透气,阳光充足,温、湿度均匀,适宜猪的生长,很少有猪 病发生,饲养过程中几乎不使用抗生素,再加上增加了猪的运动 量和运动范围,使用了天然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等新 产品,极大提高了猪肉品质。
(3)消毒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 播途经,预防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有效彻底的消毒可 以把病菌、病毒杀死,并净化空气,为猪只提供一个空气新鲜、舒适的生存环境。 猪场要有严格的场内外消毒制度与消毒用药制 度,必须选择有效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
从消毒方式上讲有以 下几种: ①机械性消毒:本方法是最普通、常用的方法,如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在清扫之前,应根据环境是否干 燥、病原体危害大小,决定是否需要先用清水或消毒药喷洒。
机械性消毒不能达到彻底消毒之效果^应配合应用化学药物 消毒。 ②物理性消毒:阳光、紫外线和干燥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 法,对猪场来说应该充分利用。
高温消毒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有火焰烧灼和烘烤、煮沸消毒(工作衣、器械)、蒸汽消毒等。 应该说蒸汽比较好,如用于注射器、针头等消毒灭菌。
③化学性消毒: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又牙该 病原体的消毒力强,对人、猪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的物体,易 溶于水,在消毒的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失去消毒作用,价廉易 得和使用方便等。一般每周对全场大小环境定期消毒一次,各消 毒池要经常更换消毒药物,保持有效的消毒浓度。
1、本单位职工要严格遵守有关上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各项制度。
2、疫情上报要经主管领导批示。
3、严格遵守国家对重大动物疫情的保密制度,未经领导批示,不得随意向社会、媒体、亲戚朋友等散播。
4、疫情报表要据实填写疫情发生地点、疑似病名、牲畜种类及数量,不得谎报、漏报、瞒报。
5、疫情上报要及时,准确,严格按照农业部及自治区农牧业厅的要求,对特重大动物疫情在2小时以内报至自治区相关部门。
6、对记载有疫情的报表、文件等书面材料要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借阅。
7、邮寄有关疫情内容的报表、文件时必须以机要文件的形式投寄,不得以平邮或挂号邮寄。
8、如因违反以上制度,造成疫情泄漏引发重大事故者,法律责任自负。
4.生猪养殖场规章制度你可以参考下这份: 猪肉安全生产管理操作指南 一、养殖场生产环境 养殖场应建在水源保护区、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禁养区域以外。
生产和建筑布局应符合相关工艺要求,有防疫隔离设施,生产区、生活区、缓冲区。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应符合养殖业环境质量要求。
即符合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评价要求》、农业部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和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等标准的规定。 二、养殖场生产工艺和养殖规模 养殖场应具有合理的生产工艺、先进的养殖技术,符合养殖品种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流程,按照全进全出等合理的饲养工艺进行生产;应养殖符合市场需求、生产性能优良的品种;自留种苗要符合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要求。
记录和技术资料齐全。符合农业部NY/T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标准的规定。
三、养殖场规章制度 养殖场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应建立、建全相应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张榜明示,各项生产指标与岗位责任制明确。
整个生产过程应严格遵守养殖技术规范。所有记录档案保存完整,并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应在清群后仍保存2年。
四、投入品使用规范 (一)饲料及原料:饲料及原料应符合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要求。执行标准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NY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所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必须是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规定的品种和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新饲料添加剂品种,并由取得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牧发[2001]20号通知”)和无公害养殖对药物使用的要求。
按国家要求增加或减少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品种,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饲料中直接添加兽药用于疫病治疗和防治,要严格遵循兽药使用规范;不得添加国家严禁使用的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
(二)药物的使用:对动物疾病进行预防、治疗、诊断所用兽药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的相关规定。所用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所用兽药的标签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购进的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药物的使用严格遵循NY5030-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规定的药品名录、制剂、用法与用量、休药期,禁止使用未经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和违禁药品。
五、饲养管理规范 饲养过程中应按GB8474《猪的饲养标准》和NY/T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等标准进行管理。饲养人员应定期应进行健康检查,并依法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饲养工作。
技术人员应有专业学历证明或经过职业培训,并取得绿色证书后方可上岗。饲喂应按养殖技术规范进行,每次饲料添加量要适当,防止饲料污染。
根据饲养工艺进行转群,做好生产计划安排,创造适宜养殖的生产环境,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 六、防疫检疫规范 养殖场应建立、建全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
定期做好养殖场所、环境和生产用具的消毒工作;实施动物免疫登记证制度,对国家和北京市兽医管理部门确定的必须免疫的动物疫病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积极配合动物疫病检测机构对疫病进行检测和监督。确保全年无一、二类传染病发生。
(一)防疫:对人流、物流进出消毒;内、外环境进行消毒;销售和外购动物隔离检疫;动物疫病定期检测净化,及时进行疫情报告、疫情处理、疫情发布等工作。 (二)卫生消毒:选择对人和动物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消毒效果好、不会在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重点做好动物养殖场所、环境、生产用具的消毒工作。
(三)疫病的预防接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北京市动物检疫条例》及相关规定,进行动物防疫性预防接种。按国家确定的必须免疫的动物疫病,实施计划免疫。
依据当地疫病流行和受威胁情况,对计划免疫以外的动物疫病进行免疫。疫苗来源于具有动物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
加强疫苗的管理和保存。疫病的预防接种按免疫程序进行,实施动物免疫登记制度,做好登记记录。
(四)寄生虫控制:选择的驱虫药应具有高效、安全、广谱的特点,符合无公害养殖兽药使用准则规定的药品,按驱虫程序进行驱虫,作好驱虫记录。 (五)动物疫病监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规要求,制定疫病监测方案。
对一、二类动物传染病实施常规监测,依据疫病流行和受威胁情况对其他疫病进行监测。要积极配合动物疫病检测机构对疫病进行检测和监督。
(六)疫病控制和扑灭:发生疫情或疑似发生疫情,兽医和防疫员应及时诊断,并向当地兽医管理部门报告。
5.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了动物疫病的预防、疫情的报告、通报及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以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相关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等,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影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共十章85条,新动物防疫法的特点是:在动物防疫方面重点修改、补充和完善了动物检疫、疫情报告和处理等制度,细化了法律责任。如市民饲养的犬类等宠物也要定期防疫,不然宠物主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如果不作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6.生猪屠宰前申报检疫应当提交什么材料第一,最主要的是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生猪屠宰前,入场时,必须具备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畜禽标识符合国家规定。第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办理机构。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派官方兽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第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启运地点 。
饲养场、交易市场的动物填写生产地的省、市、县名和饲养场、交易市场名称;散养动物填写生产地的省、市、县、乡、村名。第四,生猪屠宰的申报。
屠宰前6小时申报检疫,填写检疫申报单。官方兽医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相关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
屠宰前2小时内,官方兽医应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中“临床检查”部分实施检查。第五,重点检疫的生猪病症。
发现有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等疫病症状的,限制移动,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有关规定处理;发现有猪丹毒、猪肺疫、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副伤寒等疫病症状的,患病猪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同群猪隔离观察,确认无异常的,准予屠宰;隔离期间出现异常的,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有关规定处理。
7.关于猪流感的研究报告怎样写人感染猪流感症状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在预防方面,现阶段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猪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该病的发病率高,潜伏期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则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
美国疾控中心官员2009年4月23日指出,初步研究检测出此次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
由于以下原因:这次出现的人流感病例与动物流感病毒有关联,而且这次在实验室已被证实的引发疫情的病毒是猪流感病毒A/H1N1亚型,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猪流感病毒;人感染猪流感的疫情在多个社区暴发;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而不是季节性流感的易感人群——老人和儿童,这与人禽流感非常相似。世卫对墨西哥和美国这次出现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予以高度关注,
目前我国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体温申报和红外线探测体温异常,对异常者进行隔离,因此无需多虑。不过流感病毒从感染到发病一般有三至五天时间,而口岸的卫生检疫对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能100%拦截。因此,近期从上述地区归国的人士如出现发热症状,应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即将赴墨西哥和美国的人士应做好个人防护。
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
病因:
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后会出现类似流感症状。
症状:
与感冒类似,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传播速度快:
人体对新变异病毒没有天然抗体。
传播方式:
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易感人群:
确诊因感染猪流感病毒而死的人大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感染病毒的患者也以青壮年为主,而非老人和儿童。
预防:
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治疗:
感染早期用达菲(Oseltamivir)有效。
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
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个人防护措施有: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