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中美贸易战的必要性1、打不打的主动权不在我方。
美方主动挑起争端,步步紧逼,极限施压和讹诈,言而无信,反复无常,蛮横无理。打不打贸易战,显然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
面对直奔而来的制裁大棒,中国只有两条选择:要么屈服于美国的霸凌,从此忍辱负重;要么进行反抗,树立应有的大国形象,让对方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2、就贸易战的性质而言不能不打。
本次贸易战不同以往,不局限于贸易,甚至不限于高科技产业领域,而是一场事关国运的战略博弈。我国历来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贫穷落后时不妥协,现在发展起来了,更没有理由妥协。
3、就特朗普这样一个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传《做生意的艺术》中,谈到做生意的四个阶段:一是提出惊人的目标;二是大肆宣传;三是决策反复摇摆;四是获得直观的结果。
他写道:“一个远高于预期的条件让对手无从下手——反复无常的变化给对手施加压力——给出次优条件让对手急于接受了事——达到最初想要的结果。”特朗普显然把中美经贸谈判看成是一笔“大生意”。
4、美国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强。美国历来欺软怕硬,“拣软柿子捏”是美国的历来做法,“不撞南墙不回头”是美国的习惯性思维。
扩展资料:贸易战没有赢家“美方此举不利于中方利益,不利于美方利益,不利于全球利益,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美方无视中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事实、无视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广大业界的呼声,一意孤行,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方坚决反对。
贸易保护主义是主要的换挡风险之一,美方的单边行动可能使全球复苏的提速换挡遇到阻塞,甚至面临无法完成的危险。美国商界有不少人发声,呼吁特朗普政府慎重行事。
如果美国政府不顾世贸规则,采取单边行动来解决与贸易伙伴的争端,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伤及本国消费者和进出口企业的利益。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基金会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产品加征25%的关税,将导致美国经济未来10年损失约3320亿美元。
高额关税产生的负担最终将转嫁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以钢铁行业征税为例,不仅上游厂商,下游劳动力市场也会受波及。
李永表示,美国政府曾于2002年对进口钢铁征税,当时导致的下游产业失业人数比钢铁行业就业总数还要多。对中国部分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有望成为限制措施的主要内容,这也被认为是美国希望缩减贸易逆差的手段之一。
事实上,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由两国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决定,也受到现行贸易统计制度、美方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同样的汇率水平下,中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是顺差,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方面都是逆差。
这充分说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顺差就会多。中美之间,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由“市场说了算”,是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结果。
专家表示,中美贸易逆差形成原因复杂,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关。贸易逆差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可能通过强制措施一下子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美贸易战,权威部门有话说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中美贸易战:挑战和机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美贸易争端。
2.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打贸易战呢?现行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是美国制定的,包括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系。
美国拥有金融霸权、世界贸易霸权和舆论霸权,加上霸道的美军,构成了美国的全方位霸权。打贸易战,美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美国霸权的好处是什么呢?话语权、规则制定权、世界货币权等等。
只要霸权在,美国就可以躺着收割世界各国人民的财富(剪羊毛)。中美贸易战开打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及中国高端制造业不断向上突破引发的。
长期以来,美国霸占着高端制造业的尖端,享受着“垄断红利”。比如大家熟知的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向中国手机厂商收取“高通税”,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深层次原因是以人民币结算的上海原油期货于3月26日上市交易。
这使得人民币动摇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权(原油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代表),也就说动摇了美国的货币霸权。根本原因是以中国为首的各国人民争取平等的发展权。
因为现行的世界制度为美国霸权的体现,也是套在世界各国人民身上的“枷锁”,限制了各国发展的上限。同时,中国的崛起是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崛起,使得中国具备打破霸权的实力。
所以中美贸易并不是偶然。
3.中美贸易战的看法论文1500字一、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一直存在,但它们只能被视为“贸易摩擦”。
直到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总统备忘录,并宣布3月23日根据“301调查”的结果,美国将对中国进出口价格征收价值600亿美元的关税。这份总统备忘录被认为是美国正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第一枪。
之后,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华为,他们认为华为存在安全风险。 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一)贸易逆差 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4298亿美元,年均增长11.5%,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年均增长14.5%。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高达2,758亿美元。与二零一六年相比,二千五百七十亿美元增加近二百五十亿美元,超过二零一五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达二千六百一十亿美元。
4.关于中美贸易战现状和评价贸易战一般认为是没有赢家的。
然而,当贸易摩擦或贸易战发生在世界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时候,一定会分出输赢。假以时间,或者美国成功地遏制了中国的崛起,或者中国成功反遏制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合理分析中美贸易战的现状,我们将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这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政治问题凌驾于经济分歧之上。
尽管贸易纠纷尚未正式上场,贸易谈判的反复增添了中美博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一轮贸易战发生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民粹主义抬头,以及中国经济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关键时刻。
多重因素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或延绵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回顾历史,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历时近30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时结束,美国成功地遏制了日本崛起的势头。
从此之后,日本离世界最大经济体越来越远。有分析认为,现在的中国与彼时的日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包括制造业扩张、房地产价格泡沫和经济的高杠杆率等,因而难免让人担心,中美贸易战是否会让中国走上日本曾经的老路?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是美国作为现在的世界消费中心与中国作为潜在的世界消费中心之间的博弈。
如果中美贸易战不可避免,只要政策应对得当,中国应该比日本更有条件赢得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