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1.关于薪酬情况的分析报告怎么写薪酬情况的分析报告,就相当于薪酬诊断报告,大致上分为5个方面,第一个是战略方面,但是战略方面一般都是由公司高层制定,所以一般不在分析范围。
那么就是从另外4点来分析,第1就是公司内部公平性,这里面包括不同部门薪酬之间的薪酬对比,同部门各岗位之间薪酬的对比,同部门同岗位薪酬的对比等。第2点是,外部竞争性,但是第2点分析要在了解你公司所处地区,行业的外部薪酬数据的情况,然后根据等级薪酬,职类薪酬,以及岗位薪酬分别和外部的数据做比较。
看你公司所处的薪酬水平和外部市场的水平差距在哪里。第3点激励性,这点主要表现在浮动工资部分,一般主要表现为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占比是否合理。
最后第4点就是经济型。
2.什么是劳动力利用分析报告和劳动报酬统计报告劳动力资源利用率
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人口在劳动力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公式表示:
劳动力资源利用率= *100%
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是反映劳动力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其利用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劳动报酬就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中国2000年分地区分行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统计(三)
/QingHaiTongJi_493/.htm
3.求统计员工作日记或报告楼主,给你参考: 玻璃工艺厂统计员实习报告 今年我去玻璃工艺厂实习,在厂长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在的厂生产的国家xxx,经过广大用户的使用,备受好,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由统计局的业务指导,本着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在工作中,首先在思想上。
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责任性。推进统计工作,向经济社会发展搞好统计;其次在工作力度上。
以谋划工作机制,夺取统计工作的进展,赋予工作效率。以认清职任、明确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在业务技术上。
搞好经济产业的统计测算。就以经济产业发展的价值计量、增长率的提高,均为做到数出有据的统计准则。
我们的实习经历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今玻璃工艺厂实习来,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要求。以有序的工作机制,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其次,在理清工作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于工作中的三抓:抓重统计基础、抓重统计测算、抓重统计调查, 促使统计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 。
(一) 抓重统计基础、力求质量提高 抓重统计基础,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首要之举。也是体现了统计业务技术得到有序进行,更是为数据质量提供正确依据,急需奠定统计基础。
就工作要求,力求抓重统计员的业务技术和工作基础。在工作基础的要求上:一是抓住统计网点(即:分散型产业户、规模型产业户);二是抓重产业播种量的构成;三是抓重产业样本定量基础。
尤其是针对分散型和规模型的统计测算规则,急需确定产业户的调查基础。就工作要求,着重要求各统计员做好三项工作:①抓重样本面积测算的正确性。
对样本面积的统计,已作出了逐户上门统计。在工作中,均无出现样本面积的差错,体现了总量面积的正确性;②抓重多种产品的测算。
已做到了分门别类的统计上报。③抓重全厂总量的推算。
根据各样本测算的真实性,取得了有序的总量推算。即如去玻璃工艺厂实习( )的统计测算,体现了( ),并作出了数出有据的统计规则,及时搞好上报。
(二)抓重统计总量、勤于经济测算。 一玻璃工艺厂实习来,为加强统计测算,还需作出了统计工作步伐。
在工作中,紧扣着统计数值反映的时效性、责任性。及时搞好统计总量上报。
就工作的要求,搞好本厂统计数据的收集、测算、分析。就上半玻璃工艺厂实习的经济总量,全厂总产值已完成( )万元,增长率 ( ) %、其中(某 )烤箱总产值为12093万元,增长率已达( )% 、( 某 )烤箱生产总值为( )万元,增长( )%、人均收入高达( )元,增速高达( )%。
(三)抓重统计调查、提供信息返馈 抓住产业调查,提供发展信息。自从今玻璃工艺厂实习以来,厂里数次声称搞好统计调查,特别是对( )结构调查,例如:( )的发展趋势调查、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收集,同时搞好今玻璃工艺厂实习经济形势分析。
(四)服从中心工作、接受领导安排 一、在工作中,力求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今玻璃工艺厂实习来的工作,按照工作的要求,尚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分析尚有欠缺,还需加强。
三、通过今玻璃工艺厂实习的工作总结,对明玻璃工艺厂实习的工作要求,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在业务技术上,工作效率上和职能管理上有一个新的打算,促使下明玻璃工艺厂实习的工作做得更好。
针对本职工作的要求:首先保持玻璃工艺厂实习度工作机制要求,继续发挥今玻璃工艺厂实习的工作优势,推进明玻璃工艺厂实习运行工作机制的效率优势;其次加强二项工作:①、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提供领导参考;②、加强业务技术辅导,提高统计员的工作效率。,特别是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所谓重点,是提高工作效率深化产业调查,确保数据质量,搞好经济分析;其次,搞好个别的统计员因兼职多、任务重、业务生疏,尚有怕统计烦恼的倾向。为此,抓住有利时机做好工作,使整个统计工作有个圆满结局。
我的工作职责: 1、负责制订玻璃工艺厂销售与订货数字化目标,分解目标,推移管理。 2、负责销售目标及库存指标完成情况的跟进与分析,提交可行性解决方案; 3、负责制订商品管理的工作规范及运作流程,组织商品MD会议,组织商品调拨相关培训; 4、负责玻璃工艺厂运营状况分析,包括渠道、消费者、商品、竞争品牌分析等,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为玻璃工艺厂市场发展及营销策略制订提供可行性建议; 5.编制生产计划 6.生产计划的监督 7.生产进度跟踪 8.生产数据统计 9.任务单下达 10.日常生产调度管理 玻璃工艺厂战略规划编制、管理 玻璃工艺厂综合计划编制、管理 玻璃工艺厂经济活动分析 玻璃工艺厂统计工作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管理 熟悉出纳工作,精通各类EXCEL使用,熟悉内审工作,熟悉财务ERP流程,熟悉用友软件,熟悉进出口业务,了解ISO9001、ISO14000 文件编写和培训工作。
从事统计工作以来,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统计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工作,我由不懂到懂,由肤浅到深入,由难到易,可以说这个过程是艰辛而美丽的。
从工作中我所得到和领悟的也很多。这可以说对我以。
4.求一份人力资源的劳动合同案例分析报告3000字左右案例经过:
甲与乙是同乡,2001年12月乙投资新办公司,邀请甲加盟新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约定月薪为5000元。碍于情面,甲与乙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只由乙方出具了一份“关于工资的说明”,在说明里简单地列了甲到公司的日期、月薪、担任的职务,公司落款盖章。
为了偷避个人所得税,甲每月以个人的名义在公司工资单上签领工资800元,其余的4200元甲分别以多个朋友的名义(事实上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签领工资。同时,乙以“为甲方偷避了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甲自行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险费(包括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甲默许。
2003年5月,因公司业务拓展不力、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乙决定裁减员工以减少日常开支,于5月中旬通知甲自6月1日起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甲要求公司给予相当于二个月工资额度的经济补偿金。乙方不允。甲遂向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1、公司给予10000元的经济补偿金(相当于二个月工资);2、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再给予5000元的额外经济补偿金;3、支付本应由公司承担的部分社会保险费。
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以何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甲方要求按5000元/月的标准支付,乙方只同意按800元/月的标准支付。
仲裁委调解不成后裁决:乙方以甲方在工资单上签字实际领取的工资为准给予甲方经济补偿1600元,同时支付800元的额外经济补偿和企业所应承担部分的社会保险金。
甲方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开庭审理后认为:1、“关于工资的说明”具有法律效力;2、乙方无法提供证据表明甲方的朋友与乙方公司存在任何劳动关系,乙方也未为这些甲方的朋友缴纳社会保险,且他们的工资实际全为甲方领取,表明甲方实际领取的工资总额为5000元。判定甲方胜诉,支持甲方的所有请求。
分析:
1、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在法律上虽不属于规范的劳动关系,但我国现行政策将事实劳动关系也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明确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现实中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劳动者碍于情面和雇佣关系淡化劳动合同概念的情况普遍存在。如果上述案例中的甲与乙方公司事先订有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标准,就不会有发生劳动纠纷后的处理麻烦。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要学会用劳动合同保护自己。
2、按《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关于发布《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通知”等的精神,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赔偿劳动者损失。相应的,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也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可见,劳动合同规定了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双方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用人单位既不能把劳动合同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要把劳动合同看成是约束企业的紧箍咒。
3、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未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因此,上述案例中甲方要求公司给予10000元的经济补偿金和5000元的额外经济补偿是有法律依据的,应当给予支持。
4、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个有合法收入公民的义务。虽然现实中确实也普遍(特别是在一些新办的私营企业中)存在案例中乙方公司为劳动者偷逃个人所得税创造条件甚至主动为员工逃税的情况。为员工偷逃个人所得税是非法行为。
5、按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按比例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违反规定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5.人力资源负责人工作重点1、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2、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拟定公司人力资源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制订公司用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员工手册、培训大纲等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人力资源部工作程序,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组织办理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并负责审查各项考核、培训结果。
5、对员工违纪、表彰等事项进行审核,并安排执行。
6、负责在公司内、外收集有潜力的和所需的人才信息并指导、组织招聘工作。
7、受理员工投诉和员工与公司劳动争议事宜并负责及时解决。
8、了解人力资源部工作情况和相关数据,收集分析公司人事、劳资信息。
9、审批公司员工薪酬表,报总经理核准后转财务部执行。
10、制订人力资源部专业培训计划并协助培训部实施、考核。
11、加强与公司外同行之间的联系。
12、代表公司与政府对口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机构开展联络工作。制作年度劳动人事报表,处理劳动部门年检工作。
6.怎么写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定编合理性评价报告公司2003年3月实行岗位工资制,在新的分配制度下对公司的定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
岗位工资制实行一年来,依据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各单位的定员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现对公司定员编制进行评价分析。
一、公司定员分布及现有员工的分布情况按序列分类定员数与在岗人数对照表由上表可知公司定员编制情况为:管理类定员1046人,占总定员人数的19%,其中技术管理类定员174人;专业技术类定员749人,占总定员人数的14%;辅助服务类定员1509人,占总定员人数的28%;生产操作类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较大,无法准确确定具体的定员,以实际在岗人数为准。2004年1月末四类序列在岗人员的分布情况为:管理类实际在岗人数为901人,占总人数的19%。
与定员人数相比尚有145个定员空岗(具体岗位见附件一),即定员约有13.86%的空间调整;专业技术类实际在岗人数为539人(不包括2003年新进的219名大学毕业生),占总人数的12%。与定员人数相比尚有210个定员空岗(具体岗位见附件一),应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并在219名大学毕业生定级后及时补充到专业技术队伍中去。
辅助服务类实际在岗人数为1140人,占总人数的24%。与定员人数相比尚有369个定员空岗(具体岗位见附件一),即在确保设备维修(机械、电器)人员的前提下定员约有24.45%的空间下调。
生产操作类实际在岗人数为2087人,占总人数的45%。公司各部门定员与在岗人员对照表单位名称 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辅助服务类定员 在岗 幅度 定员 在岗 幅度 定员 在岗 幅度总部 101 97 4% 0 0 0% 2 2 0%总部直属单位 187 136 27.3% 152 119 21.7% 44 42 4.5%棘洪滩制造厂二级部 236 213 9.7% 156 139 10.9% 135 98 27.4%四方制造厂二级部 215 188 12.6% 176 101 42.6% 114 71 37.7%棘洪滩制造厂各分厂 转向架分厂 65 52 20% 63 45 28.6% 210 177 15.7%总装分厂 48 47 2.8% 47 42 10.6% 191 133 30.4%动力分厂 20 18 10% 7 6 17.3% 193 179 7.3%四方制造厂各分 厂 钢结构分厂 55 49 10.9% 48 25 47.9% 150 102 32%总装分厂 25 23 8% 27 18 33.3% 83 48 42.2%液力分厂 23 20 13% 20 10 50% 60 34 43.3%柴油机分厂 48 40 16.7% 42 25 40.5% 151 112 25.8%动力分厂 23 18 21.7% 11 9 18.2% 176 142 19.3%合 计 1046 901 13.86% 749 539 28.04% 1509 1140 24.45%说明:1、此表直属单位包括城轨事业部、技术开发中心、计量理化中心、企业文化中心、国内市场部、海外市场部、信息中心、科协。
2、此表在岗人数不包括2003年新进入的毕业本科生和大专生;专业技术类包括长学人员。3、“幅度”一栏为定员人数与在岗人数相比定员人数可调整幅度,正值为定员可调整率,负值为超定员率。
4、此表不包括机、客车验收室管理人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25名。以上数据表明公司在定员编制实施过程中没有出现超定员用工现象,所有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说明在人员控制方面监控有效。
二、公司定员与在岗人数合理性评价由于生产操作人员是企业效益的直接创造者,在人员合理性分析过程中以此为基数才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目前,我公司从定员上来分析管理类、技术类、辅助服务类、生产操作类(以实际在岗人数为准)的比例为5:4:7:10,即10个生产工人所产生的价值要支撑7个辅助服务人员、4个技术人员、5个管理人员。
以实际在岗人员构成分析管理类、技术类、辅助服务类、生产操作类的比例为4:3:6:10,即10个生产工人所产生的价值要支撑6个辅助服务人员、3个技术人员、4个管理人员。这个比例与实现公司十五战略规划还有一定的差距,也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定员的要求有一些不符;再者,我公司产品结构的特殊性——融机、客车开发研制于一体,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也具有多样性,在技术人才的需求方面不同于行业其他兄弟企业;随着我公司产品市场结构的变化——城市轨道车、地铁市场的不断扩大,应不断补充技术队伍力量。
结合公司战略要求,参照国内、国外行业其他兄弟企业的人员构成情况,建议我公司人员构成管理类(包括技术管理类)、技术类、辅助服务类、生产操作类在总人数所占比例为15%、15%、20%、50% 。以生产操作类为基准的比例为3:3:4:10,即10个生产工人所产生的价值要支撑4个辅助服务人员、3个技术人员、3个管理人员。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1、采用浮动定员制度,合理、有效配置管理和辅助服务人员。我公司不论从企业制度和企业性质方面均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六年来的风风雨雨变革路使我公司脱胎换骨,顺利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和优化,公司经营机制随之焕然一新。
我公司在对原棘洪滩制造厂钢结构分厂的调迁整合、对原四方制造厂机车转向架分厂的整合以及棘洪滩制造厂总装分厂在木制件业务转移过程中,对分厂的机构设置和定员配置均没有进行调整,只是将原五个分厂的机构和人员简单地合并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将改革给生产和公司经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也是为了给改革有一个平稳过渡期,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四方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