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成都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这座草堂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成都市的著名景观。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专款,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茅屋故居位于碑亭北面,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主体建筑5开间,4座配房,竹条夹墙,裹以黄泥,屋顶系茅草遮苫,再辅以竹篱、菜园、药圃,使整个建筑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游人漫步其中,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悦目清心的乐趣。
2.历史遗址调查报告怎么写考察目的:了解过去,热爱家乡。
考察方法:观察,查阅资料,采访。 考察内容:遗迹的现状,历史,相关故事。
考察目的:了解过去,热爱家乡。 考察方法:观察,查阅资料,采访。
考察内容:遗迹的现状,历史,相关故事 二:下面是范文,仿照着写就可以了 福建泉州有一条洛阳江,江上有一座洛阳桥。桥在泉州城东二十里处,一条一里半长的跨海梁式浅灰色花岗岩桥体在阳光下遍体鳞光,远望如一条银龙横卧碧波,如一条银练飘向大海。
宋元时期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它就是起点。 主持修建洛阳桥的泉州太守蔡襄(1012-1067),汉族,字君谟,原籍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蔡垞村。
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
桥头有蔡襄亲自撰书的《万安桥》记,刻在两方石碑上,每方高约三米,宽一点五米,文字精美,笔体苍劲。书法艺术和桥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互作注释。
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过,我国的古桥,他最欣赏者有二,一是北方的赵州桥,一是南方的洛阳桥,“闽中多名桥,洛阳是状元”。他的着眼点是建筑学上的价值。
我故乡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大单拱上加上两个肩拱,分散了压力。洛阳桥建于公元一○五三年。
洛阳江自古以来多次建桥都被狂潮急流卷去,是蔡襄创造了流线形舟筏式桥墩,共四十五个,解决了困难。之后他又发明了“固基法”,在桥墩和基石上大量养殖牡蛎,让其分泌物把石块粘连在一起。
牡蛎外壳形成一层坚硬的甲胄,耐得风吹浪打和海水腐蚀。从此洛阳桥变成了一座颠扑不破的“长城”。
一六○四年泉州发生了八级地震,山崩城倾,一片瓦砾,而洛阳桥安然无恙。洛阳桥成为世界建桥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洛阳桥建成后,泉州成为东南巨镇。马可·波罗描绘这座“宏伟秀丽的刺桐城”时,还特别提到这座美丽的洛阳。
3.在参观历史遗迹或博物馆的基础上做一调查报告如今的庞贝古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游客们称这里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它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来这里参观。
我穿梭在古城废墟的大街小巷,进出于半毁的民宅、别墅、贸易市场、商铺、面包房、温泉澡堂、仓库以及剧场、斗兽场、运动场,不觉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尽管庞贝古城如今还只向游人开放三分之一,其余部分还埋在地下。
但我从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看到了用白色、青色巨石铺筑的大街小巷已达几十条。街巷方正整齐,小的二米来宽,大的四五米宽,仿佛是我国唐代的长安城。
我发现这里的每条人行道都比马路要高出一二十厘米,仔细察看,原来古罗马马车非常发达,中间的路面都留下了一道道很深的车辙,被磨低了一二寸深。看来当时武士和贵族的大马车总是在道路中间疾驰,而俯首低眉的奴隶和谦卑的小市民只能在两旁边走路。
在所有的交叉路口,没想到与如今的斑马线一样,每条路口都设置着一块块凸起的约30厘米高的“隔车石”,当飞奔而来的马车临近交叉路口看到“隔车石”,自然放慢速度,车辆只能从巨石夹缝中缓缓驰过。于是此时我突发奇想:我们如今马路上的斑马线,是古罗马人发明的吧? 在许多街口和交叉巷口,我还看到刻有浮雕的大石槽。
石槽上的浮雕或神面、或兽头、或鱼嘴,它背后都连接着青铜管子,并有旋扭龙头。一旋,便有汩汩山泉流出,供行人饮用或洗涤。
如今不少发达国家的车站、码头、机场、公园、运动场及大街小巷也设有可供直接饮用的自来水龙头,此时我又想:现今许多大城市的这种设置,是否也是2000多年前古庞贝城对他们的启发呢? 庞贝城除了民宅、商铺、别墅所遗留的各类壁画与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那些造型奇异的各类陶器与玻璃器皿让人陶醉和浮想连连之外,更是那大理石筑就的有5000座位的圆型剧场、3000座位的斗兽场及有4万个座位的大型体育场让我吃惊不浅,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古罗马人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发展眼光,就是2000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敬佩不已啊……。
4.有关遗迹的一篇调查报告,写清格式怎样写调查报告? 讲两个问题: ? 调查报告的写法 ?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Ⅰ 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
篇幅:3500-5000字。 1.1 标 题: 三种写法。
① 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 摆脱缺水窘境》)。 ② 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③ 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1.2 署 名: 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1.3 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 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1.3.1 前 言:扼要说明 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1.3.2 调查报告的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
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Ⅱ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题 目 姓 名 ( 经济管理学院 2001级 经济学专业 ) 前 言 一、1、① ② ③ 2、3、4、二、三、结 语 调查报告参考格式 调查报告的结构 题目 前言(导言,引言,序言,背景和调查目的) 方法 结果与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 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 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点 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调查方法:定性,定量 质量控制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 对比: 历史对比 他人研究对比 本调查中不同特征人群对比 4. 结果与讨论 推断: 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 (前提条件: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讨论: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要紧紧围绕结果,以及可能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调查结果上升到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内在联系. 与他人结果相矛盾的地方,讨论发生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论点明确. 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用扼要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文字结构应该准确,完整,精练,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建议 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6. 参考文献 列出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论据. 具体格式见文献综述中讲述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7. 附录 在论文中只有局部使用或完全没有使用,但又与论文有关的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程序,各类统计表,统计图等都可以放在附录中,有利于说明和理解调查报告,又可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
5.调查报告格式以及范文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6.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经过与方法、“****调查”等,要精练概括。
1.前言、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大致发展经过、“关于****的调查报告”、主体;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即“发文主题”加“文种”。 2.主体。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对象或范围。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
正文一般分前言: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如肯定做法。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时间和地点、提示影响、主要成绩,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深化主题、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指出问题、结尾三部分,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说明中心内容等,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有几种写法,包括陈述式;或提出问题;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经验;第三种是开门见山。
(二)正文;或展望前景,直切主题、观点和基本结论、现实状况。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发出鼓舞和号召、做法。
3.结尾。 (一)标题。
7.调研报告格式调研报告格式1、文章题名文章题名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应使用真名,如为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处。3、摘要摘要应客观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篇幅不超过200个字。
4、关键词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一般为3~6个。
5、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为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所在院(系、所)和专业,置于篇首页地脚处。6、正文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不含调研基本情况部分)。
根据所在村的调研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分为调研基本情况介绍、调研分析、思考建议和农户家庭案例(不少于一个)四部分。
7、注释篇名和作者注释置于首页地脚处。文内对特定内容的注释置于当页下(脚注),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3„„每页单独排序。
8、参考文献 置于正文末,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期刊: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示例: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示例: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第67页。
9、字体与字号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作者名字:宋体 四号 居中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宋体 小四号 加粗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内容:宋体 小四号作者简介、注释:宋体 小五号 加粗作者简介、注释内容:宋体 小五号正文:宋体 小四号。
8.调查报告的格式及范文一、问题的提出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书籍、报刊、上网历史、现代的名人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网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有人统计,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上网、问家长王姓的历史由来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4.出自妫姓5.出自子姓6.他族改姓或赐姓7.少数民族改姓王氏四、结论1. 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
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
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
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论》的王夫之。
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2.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
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3. 据2007年最新统计,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
通过这次研究,我还知道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广,可以上网浏览、可以查阅书籍、查阅报纸,问家长、问老师都是获取信息的好方法。不过,有一些信息不一定准确,大家要筛选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