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
原文:
魏文候守信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
①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建立者。
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
③期猎:约会打猎。期,约会。
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到。焉:何,哪里。
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
译文:
有一天,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次日午时到狩猎厂打猎。那天,宫中饮酒,喝的很开心,天上下起了雨(早朝后,得知国力逐渐强盛,魏文侯心情十分舒畅,于是下令摆上酒宴款待群臣。酒过三巡,大家喝得兴高采烈,酣(hān)畅淋漓突然,魏文侯带着几分醉意问道:“午时快到了吧?”左右回答:“是。”)魏文侯急忙命令左右撤下酒席,叫人备车赶往郊外的狩猎场。大臣们一听,齐声劝道:“今天喝酒这么欢乐,天又降大雨,不能打猎,大王何必冒着雨白白去一趟呢?”
魏文侯说:“我已经跟人约好了,现在他们一定在郊外等我。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
2. 魏文候轶事文言文翻译译文: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
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
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
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
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
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
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魏文侯轶事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
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
3.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古文翻译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⑧,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⑥,公将焉④之⑦?”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⑤之.魏于是乎始强.(选自《魏文侯书·资治通鉴》)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自罢虞人.1.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2.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3.期:约定4.焉:何,哪里.5.罢:通“疲”文中指停止6.雨:下雨 名词作动词用7.之:到,往8.是日:这天9.谏:规劝、劝谏.10.虽:即使11.岂:难道12.身自罢之:亲自宣布停止这次宴席.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去打猎.那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快乐,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魏文侯于是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
4. 魏文侯轶事文言文翻译译文: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
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
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
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
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
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
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5. 魏文候从谏:文言文答案原文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知之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予以攻克,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
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以知道?”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
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的一个小国。
使:派使。克之:攻占了中山。
克:攻下,攻克。之:代中山。
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趋出:指快走。
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快步走出。何以知之:根据什么这样认为。
知:识,认识,认为。以:无义。
向者:先前,刚才。是以:因此反:通“返”,返回。
以为:奉为。乐羊:人名。
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击:魏击,魏文侯之子。
趋:指小步快走。启示人皆有私心,却要与大局相权衡。
文侯虽贤达,却也难免生出些护短之心,取了块不错的土地,首先想到的是留给自己的儿子,却被大臣任座指出不妥。事实上后世江山都是儿子的,那么把一点眼前利益给能够帮他稳固江山的人又有何不可呢?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君主没有臣子豁达。
更幸者,臣子中贤达者有二。试想如果翟璜不能及时指出魏文侯的过失,那么文侯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犯着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那么他也就连“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善于纳谏知错能改启示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要学会听取他人正确的建议,知道错误要善于改正。
6. 文言文翻译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骄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 於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君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於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不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
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前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他的车夫说:“您为什么要挟轼致敬?”魏文侯;“这不是段千木住的里巷吗?段干木是个贤者呀,我怎么敢不致敬?而且我听说,段干木把操守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拿我的君位同他的操守相交换,他也绝不会同意,我怎么敢对他骄慢无礼呢?段干木是在德行上显耀,而我只是在地位上显耀,段干木是在道义上富有,而我只是在财物上富有。”他的车夫说。“既然如此,那么您为什么不让他敞国相呢?”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接受这个职位。文侯就给了他丰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到家里去探望他。于是国人都很高兴,共同吟咏道;“我们国君喜欢廉正,把段干木来敬重,我们国君喜欢忠诚,把段干木来推崇。”过了没多久,秦国出兵,想去攻魏,司马唐劝谏秦君说: “段干木是个贤者,魏国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能对魏国动兵吧?”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于是止住军队,不再攻魏。魏文侯可以说是善于用兵了。曾听说君子用兵,没有人看见军队的举动,大功却已告成,恐怕说的就是魏文侯这种情况。鄙陋无知的人用兵,则是鼓声如雷,喊声动地,烟尘满天,飞箭如雨,扶救伤兵,抬运死尸,踩着尸体,踏着血泊,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尽管这样,国家的存亡、君主的生死仍然不可料定。这种做法离仁义实在是太远了。
7. 魏文候猎译文原文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
魏文侯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定打猎。这天,喝着洒十分快乐,天又下雨。魏文侯将出去,左右的人说:"今天饮洒兴致正高,天又下雨,您要去哪儿呢?"魏文侯说:"我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好打猎,现在虽然非常快乐,但怎幺能不为了约定而会面呢?"于是冒雨前往,自己亲自向掌管山泽的官宣布取消打猎。
8. 文言文翻译魏文侯经过段干木所住的巷子时之闾而行轼礼(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扶着横木行礼),他的从人说:“您问什么要行轼礼?”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所住的巷子吗?段干木是个贤人,我怎么敢不行礼呢?况且我听说段干木从来不肯拿自己和我的位置交换,我怎么敢在他面前傲慢呢?段干木因为品德好而出众,我因为土地多而出众;段干木富有仁义道德,我富有钱财。”
魏文侯的从人说:“那么您什么不让他来担任宰相?” 魏文侯于是请段干木作宰相,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拿出百万的俸禄,经常派人钱物请他。
於是魏国人都很高兴,相互庆贺说:“我们的国君喜欢大道,因为段干木被他尊敬;我们的国君喜欢忠义,因为段干木被他隆重对待。”没过多久,秦国举兵打算攻打魏国,秦国的司马(官职名)唐谏对秦国国君说:“段干木是个贤人,而魏国国君很尊敬他,天下都知道这件事,是不是不应该发动战争呢?”秦国国君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按兵不动,一直不敢发动进攻。
魏文侯可以称得上善于用兵了。曾听说君子用兵,看不到实际情形,他就已经取得了成功,就是这样子的。
一般人用兵,把鼓声敲得就像打雷,号呼声震动大地,尘土满天,飞箭如雨,扶着伤员,载着死者,趟过死者的肠子和鲜血,没有罪的百姓,他们死亡的数量可以填满大河,就算这样,国家的存亡、国君的生死也依然无法预料。那样的话国君离仁义也就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