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
诗词名:管子 作者:刘向 出处:中匡原文: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
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
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
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之明也。”公曰:“民办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
请薄刑罚,以厚甲兵。”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
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对曰:“爱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安卿大夫之家,而后可以危救敌之国;赐小国地,而后可以诛大国之不道者;举贤良,而后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
是故先王必有置也,而后必有废也;必有利也,而后必有害也。”桓公曰:“昔三王者,既弑其君,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对曰:“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汤放桀,以定禹功也。
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伐纣,以定汤功也。且善之伐不善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
君何疑焉?”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对曰:“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
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译文:管仲计算国家的开支,三分之二用于国外宾客,用于国内的仅占三分之一。
管仲惶恐地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桓公。桓公说:“您还至于这样么?四方邻国的宾客,来者满意,出者称赞,好名声就布满天下;来者不满意,出者不称赞,坏名声就布满天下。
有土地可以生产粮食,有木材可以制造商品。粮食用尽可以再生产,商品卖完可以再买进。
治国家者,名声最为贵重,钱财何必在意呢?”管仲说:“这实在是您的明鉴。”桓公说:“人民已致力于军事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么?回答说:“不可。
盔甲兵器还不够用,请用减刑的办法来增加盔甲兵器。”于是,规定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犯人用盔甲兵器来赎罪。
死罪用犀牛皮的甲加上一支戟来赎,刑罪用护胁的盾牌加上一支戟来赎,犯过失者罚以金属一钧,没有什么冤屈而轻自诉讼的,罚一束箭了事。桓公说:“盔甲兵器已经够用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了吧?”回答说:“首先施爱于国内,然后才能排斥国外的不善者;先安定卿大夫的家,然后才能危害仇敌之国;先赐予小国土地,然后才能诛伐无道的大国;先举用贤良的人才,然后才能取缔慢法鄙贱的人们。
因此:先王必先有立而后有废,必先有所利而后才有所害。”桓公说:“从前夏禹、商汤、周武王,既然杀了国君,现在谈仁义的,却一定要以三王为典范,不知是什么原故?”回答说:“从前,禹平定天下,到夏桀就乱了,汤放桀,是安定了禹的功业;汤平定天下,到商纣就乱了,周武王伐纣,是安定了汤的功业。
况且善的征伐不善的,自古及今,从无改变,您何必有所怀疑呢?”桓公又问:“古之亡国者,都有什么过失?”回答说:“只考虑取得土地与财宝而不考虑脱离诸侯,只考虑财物的积累而不考虑脱离百姓,只考虑所亲而不考虑所弃。以上三条有一条,就足以削弱;全都具有,就灭亡了。
古代败坏国家伤害社程的,都不是专门故意去做的,必然是少有暂时的欢乐,而不知不觉陷入罪恶的深渊。”。
2. 请帮我翻译古文我觉得应该与下一句合在一起翻译
已有译文:对于小心谨慎的人,要从尚未"收拾入门"的时候去看他,这样就可以发现 ,他愈是小心谨慎 ,他的举动就愈是不精细,欠周密,总好像漫不经心,这种精神状态,就是所谓的轻慢不拘。对于率直豪放的人,要从已经“收拾入门”的时候去看他,这样就可以发现,他愈是率直豪放,他的举动就愈是慎重周密,做什么都一丝不苟。
对已有译文,我的困惑如下:
小心和胆大从已有译文来看,似乎是反义词,‘不了’和‘做了’似乎是反义词,‘疏节阔目,若不经意’与‘慎重周密,无有苟且’也似乎是反义词,那岂不是反反得正,那小心和大胆如果是反义词的话,那整句话岂不是矛盾的。我认为小心和胆大应该统一起来,而且上文也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也就是从‘不了’和‘做了’两种不同的状态去看,‘不了’看脱略,‘做了’看针线。
我的译文如下:
胆大心细的人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是轻慢不拘的,是洒脱的,但你从其做事做完后回味,会发现其实他做事情是精细周密地。(跟木兰诗里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一个译法。)
并不是所有胆大的人都是心细的,有些莽夫正因为胆大并不心细,所以死的快;而胆大心细之人,必是一代枭雄,做事情有魄力,给人感觉很豪放,但是必须事先策划好一切。
而并不是所有心细之人都胆大,心细而不胆大之人,给人感觉很小器,做事不大方。
以上是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3. 用来告诫自己的文言文有哪些《莫生气》(记得许多扇子上都有这种字,试着买一个)
人生就象一场戏,今世有缘才相聚。
相处一处不容易,人人应该去珍惜。
世上万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想起来又何必。
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生气分泌有害物,促人衰老又生疾。
看病花钱又受罪,还说气病治非易。
小人量小不让人,常常气人气自己。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事坏事包在里。
他人骂我我装聋,高声上天低入地。
我若错了真该骂,诚心改正受教育。
要是根本没那事,全当他是骂自己。
左亲右邻团结好,家庭和睦乐无比。
夫妻互助又亲爱,朝夕相伴笑嘻嘻。
政通人和想天伦,晚年幸福甜如蜜。
邻里亲友不要比,儿孙锁事随他去。
淡泊名利促健康,文明礼貌争第一。
三国有个周公瑾,因气丧命中人计。
清朝有个闫敬铭,领悟危害不生气。
弥勒就是布袋僧,袒胸大肚能忍气。
笑口常开无忧虑,一切疾病皆消去。
不气不气真不气,不气歌儿记心里。
只要你能做得到,活到百岁不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