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
滑州,灵昌。
望。开元户五万三千六百二十七。
乡一百五。元和户八千五十六。
今为郑滑节度使理所。管州二:滑州,郑州。
县十四。都管户二万二千。
《禹贡》衮州之域。春秋时为卫国,《左传》曰“狄灭卫,卫立戴公以庐於曹”,今州城东北五里白马故城,即卫之曹邑也。
卫文公自曹邑迁於楚丘,今卫南县也。卫成公又迁於帝丘。
今濮州濮阳县是也。战国时,其地属魏。
始皇五年,拔魏二十城,初置东郡。汉因之。
后汉末,袁绍以曹公为东郡太守。东晋时,慕容德自邺南徙滑台,僭号南燕,都於胙城,至超徙都广固,为宋所灭。
宋武帝既平慕容之后,尽得河南之地,於此置衮州,仍置东郡。宋之北境守在此,其城在古滑台,甚险固,后属后魏,宋文帝使王玄谟攻围,二十日不能取。
隋开皇九年,又於今州理置杞州,十六年改杞州为滑州,取滑台为名。大业三年又改为东郡。
武德元年罢郡置滑州,二年陷寇,四年讨平王世充,依旧置滑州。州境:东西二百三十六里。
东北一百四十九里。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四十里。
东北至濮州二百一十五里。南至汴州二百一十里。
正西微南至卫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郑州三百里。
北至相州一百三十里。东南至曹州二百四十里。
贡、赋:开元贡:方纹绫。赋:绵,绢。
元和贡:方纹绫二十匹。管县七:白马,韦城,卫南,胙城,灵昌,酸枣,匡城。
白马县望。郭下。
本卫之曹邑,汉以为县,属东郡,因白马津为名。隋开皇三年属汴州,九年属杞州,十六年改杞州为滑州,县又属焉。
白马山,在县东北三十四里。《开山图》曰:“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
津与县,盖取此山为名。黄河,去外城二十步。
州城,即古滑台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云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
临河亦有台。慕容时,宋公遣征虏将军任仲德攻破之,即魏武帝破袁绍,斩文丑於此岸者。
鹿鸣故城,在县北三十里。《宋书》宋将王玄谟据滑台,宣令走鹿鸣城是也。
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在县北三十里鹿鸣城之西南隅。郦食其说汉祖曰:“守白马之津,塞飞狐之口,以示诸侯,则天下知所归矣。”
谓此津也。建安五年,曹公征先主,先主奔袁结。
曹公擒关羽,拜为偏将军。绍遣颜良攻刘延於白马,曹公使羽击之,羽刺杀良於万众之中,遂解白马之围。
后慕容德为魏军所逼,率户四万馀徙於鹿鸣,达黎阳津,昏而冰合,是夜济河讫,旦而魏师至,冰亦寻泮。德悦,以为神助,因改黎阳津为天桥津。
河侯祠,在县南一里。汉王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盛,浸瓠子?是,尊临决河不去,后人嘉尊壮节,因为立祠。
韦城县,上。西北至州六十里。
本汉白马县地,殷伯豕韦之国也。《左传》“范宣子曰:‘昔我之祖,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
杜注“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是也。隋开皇六年,分白马县南境置韦城县,属汴州,九年属杞州,十六年属滑州。
京观,在县北二百步。王莽篡汉,东郡太守翟义举兵,莽遣将王邑等八将败义於此,乃筑焉,俗号髑骨台。
卫南县上。西南至州五十五里。
本汉濮阳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楚丘县,属滑州,后以曹州有楚丘县,改今名。铁丘,在县东南一十里。
故Θ城,在县东一十五里。《左传》“后羿自Θ迁於穷石”,是也。
胙城县,上。北至州九十里。
本古之胙国,《左传》“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允也”。又为古之燕国,《左传》“卫人、燕师伐郑”,是也。
汉为南燕县。其后慕容德都之,复号东燕县。
隋开皇三年废东都,以县属汴州。十八年,文帝因览奏状,见东燕县名,曰:“今天下一统,何东燕之有?”遂改为胙城,属滑州。
武德二年,於此置胙州,领胙城,又置东燕县。四年废州,胙城属滑州。
石丘,在县东北三十里。俗传汉成帝时星陨之石也。
濮水,在县南二十里,西南自酸枣县界流入。灵昌县,上。
东北至州七十里。本汉南燕县地,自汉至隋不改。
开皇十六年,分东燕、酸枣二县置灵昌县,取灵昌津为名,属滑州。黄河,在县北一十里。
赤眉故城,在县东二十四里。汉末赤眉帅樊崇筑。
延津,即灵昌津也,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初,石勒伐刘曜,至河渚,不得渡,时流澌,下流因风结冰,济讫泮,勒自以为得天助,故号灵昌津。
又《左传》“郑太叔收贰以为己邑,至於廪延”。又曹公北救刘延,至延津。
皆此津也。酸枣县,望。
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秦旧县,属陈留郡,以地多酸枣,其仁入药用,故名。
后魏并入小黄,宣武帝复置,改属东郡。隋开皇三年属汴州,九年属杞州,十六年改属滑州。
黄河,在县北二十里。酸枣故城,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六国时韩王所理处,旧址犹存。金?是,在县南二十三里。
汉文帝时,河决酸枣,东溃金?是,即此?是也。匡城县,上。
西北至州一百里。古卫之匡邑,《论语》“子畏於匡”。
至汉为长垣县地,自汉至后魏不改。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匡城县,属滑州。
故匡城,在县西南一十里。故蒲城,在县北一十五里。
《左传》“齐侯、卫侯胥命於蒲”,子路为蒲宰,皆此也。訾娄故城,在县西北一十六里。
故鹤城,在县西南一十五,卫懿公养鹤於此。
2. 古诗中有跌字的诗句很多,这里列举了一些(其中跌宕/荡、一跌出现的频率较高): 初入峡有感(唐·白居易)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
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①。苒蒻竹篾